CBA一改到底?试图增加赛后“第五节” 效仿新西兰救男篮?

今日,资深媒体人付政浩的爆料:中国篮协不仅想把CBA的赛制改为单节10分钟,还有意效仿新西兰篮球联赛的Rapid league赛制,在每场比赛后再加一节时长10分钟的“第五节”,用于锤炼那些常规时间出场时间很少的年轻球员。一边是对接国际篮联的“顺势而为”,一边是剑走偏锋的“创新尝试”,这波操作究竟是对症下药还是冒险盲动?

早在2023年,时任中国男篮主帅乔尔杰维奇就直言不讳:“CBA打48分钟却强度不足,球员到了FIBA赛场根本跟不上节奏。”放眼全球,除NBA和CBA外,几乎所有主流联赛都遵循FIBA单节10分钟规则。更关键的是,CBA俱乐部杯已率先试水该规则,且不少俱乐部总经理也认可“40分钟能提升专注度和强度”的观点。对球迷而言,节奏加快可能提升观赛体验;对国家队来说,与国际规则接轨无疑是迫切需求。

真正引发争议的是“第五节”设计,新西兰联赛的Rapid league本是赛前进行,既能让年轻球员热身,又能共享场馆、转播资源,实现“加量不加价”。但CBA计划将其改在赛后,这一调整似乎有些画蛇添足?CBA已有专门的CBDL联赛培养年轻球员,再设“第五节”且背靠比赛会加重球员体能负担。

c7娱乐平台

新西兰U17男篮获世界杯第四名,12名球员中11人打过Rapid league。但这似乎也证明不了什么,或许他只是恰好同时发生了而已。支持方称:“‘第五节’给了年轻球员机会,总比坐冷板凳强!”反对者则担忧:“单节缩短减少进攻回合,赛后加赛又像走过场,精彩度可能打折扣。”客观来看,改革初衷值得肯定——既要对接国际,又要激活青训,但细节设计仍需打磨。

当然,目前单节十分钟几乎已板上钉钉,但这第五节的设定目前看仍无定数。相比于单节十分钟的改革,这个第五节的构想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去组织,不是一朝一夕能改革成功的。或许也可以先在俱乐部杯赛中进行试验,来看看是否适合CBA?